Module 1 Lesson 3 Cover

[單元一] 第四課 – 認識結他構造

讓我們認識一下原聲結他和電結他的基本構造

結他構造
結他構造

各部分簡單介紹

結他琴身(Body):吉他琴身提供塑造原聲結他(Acoustic)或電吉他(Electric)音調的共振,因此它幾乎是結他最重要的部分。 它決定了彈奏原聲結他時音符的音量,以及彈奏電結他時音符的延音。傳統結他的琴身通常底部較寬,中間最薄,頂部稍厚。

琴橋(Bridge):結他頂部琴弦相遇或連接到面板的區域。 琴弦可能從琴橋開始,也可能僅由琴橋支撐,具體取決於吉他。 為了能夠精細地調整音調,大多數電吉他通常允許通過調節螺絲來升高或降低琴橋。

Guitar Bridge
琴橋 Bridge

鞍座(Saddle):鞍座是一塊塑料或拋光的骨頭,用於支撐琴弦,用於大多數原聲吉他。 平滑度可以防止吉他發出嗡嗡聲,也可以用於非常微調。

Guitar Saddle
鞍座 Saddle

指板(Fingerboard):指板位於琴頸表面,由硬木製成。 大多數指板在第 3、5、7、9 和 12 格上都有鑲嵌物(Inlay/ Position markers)。

Guitar Fretboard
指板 Fretboard

琴衍(Frets):是垂直安裝在結他琴頸和指板上的金屬線。 這條金屬線可以讓演奏者更容易達到音準,因為金屬線刻劃了正確音符的位置。

Guitar Frets
琴衍 Frets

琴頭(Head/ Headstock):琴頭位於結他琴頸的末端。 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調音栓,因此是調弦的地方。 許多結他品牌開發了獨特的琴頭形狀,因此我們可以透過琴頭分辨結他的品牌。

Guitar Headstock
琴頭 Headstock

琴頸(Neck):結他位於琴身和琴頭之間的狹長部分。 它可以由一塊木頭製成,也可以由幾塊木頭切割並粘合在一起。 指板附在琴頸的上側。 大多數原聲結他琴頸粘在琴體上(稱為固定琴頸),其他琴頸則用螺栓固定(通常在電吉他上)。

Guitar Neck
琴頸 Neck

上弦枕(Nut):是結他琴頸上的點,也稱為第零格,是弦線與頸部接觸並通過頭部的弦軸進入的位置。其主要功能是維持正確的弦間距。在原聲結他上,結他上弦枕(Nut)和鞍座(Saddle)通常使用相似的材料製作。而電結他通常使用塑料、合成材料,有時也會使用金屬。

上弦枕 Nut

護板(Pick Guard):是結他琴身表面的一塊扁平塑料。 它可以防止結他琴身在演奏過程中被Pick刮傷。

Pickguard
護板 Pickguard

搖桿(Pickup Switch):電結他琴身上的開關,用於選擇不同的拾音器(Pickup)。 更換拾音器可以產生不同的音調,因為拾音器的音調會根據它們離琴頸的距離而改變。

Pickup Switch
搖桿(Pickup Switch_

拾音器(Pickup):只有在電吉他上才有,拾音器實際上是一塊用電線(電磁鐵)包裹的磁鐵,位於電結他的琴弦正下方。 琴弦的振動會干擾拾音器的磁場。 該脈衝被發送到放大器進行修改。 因此,拾音器,從字面意義上來說,就是“拾取”琴弦的振動。 一把結他通常有 1 到 4 個拾音器。拾音器的聲音因拾音器在琴體上的位置而異。 簡單來說,選擇靠近琴頸的拾音器,會產生更溫暖和強大的聲音共鳴;相反,選擇靠近琴橋的拾音器,能夠獲得更明亮和豐富的聲音。

Humbucker
雙線圈拾音器 Humbucker

拾音器(Pickup)分為三種,每種聽起來都不同:

單線圈拾音器(Single-coil):由纏繞在磁鐵上的單個線圈組成。 它們會從其他電子設備中接收低頻電磁噪聲。 單線圈拾音器是鄉村和民謠吉他手的首選。

雙線圈拾音器(Humbucker):使用兩個相同的相反線圈,在相反的磁場中運行以創建沒有嗡嗡聲的拾音器(因此得名)。 Humbucker 可減少來自其他電子設備的外部干擾,但這會產生較暗的音調。Humbuckers 是重搖滾和金屬的首選。

壓電拾音器(Piezoelectric pickup):用於電聲結他。 它們沒有磁性,因此不會從其他設備接收電磁噪聲。

關於拾音器的原理和介紹我們會在另一篇文章詳細介紹,可以訂閱我們的電子報。

音孔(Sound hole):原聲結他或電聲吉他琴身上的一個孔,琴弦發出的聲波在琴身上產生共鳴,從琴身上發出。 原聲吉他的音孔通常是圓形的。

Sound hole
音孔 Sound hole

桁架桿(Truss Rod):是一根沿著琴頸延伸到結他琴身的鋼桿。 鋼弦原聲吉他和電吉他都有桁架桿,用以調整琴頸的曲度,令弦線和指板距離改變去配合彈奏者。

調音栓(Tuning Peg): 位於琴頭, 調音時我們需要轉動調音栓,從而收緊或鬆開弦線的纏繞,增加或減少其音高。關於調音在單元一也有相關文章,有需要可以參考一下。

Tuning Peg
調音栓 Tuning Peg

音量旋鈕(Volume Knob):用於調節輸出的音量。

Volume Knob
音量旋鈕Volume Knob

音色旋鈕(Tone Knob):用於調節拾音器的音色。它實際上是一個低通濾波器,有助於提升或抑制一定範圍的頻率。

Tone knob
音色旋鈕Tone Knob

輸入插孔(Input Jack):是從電結他連接到擴音器(Amplifier)或其他類似設備(踏板、PC 等)的電纜入口點。

Input Jack
輸入插孔 Input Jack

簡單了解結他的結構後,我們可以開始學習另一個重要的技巧:按弦線的方法

4 thoughts on “[單元一] 第四課 – 認識結他構造”

  1. Pingback: [單元一] 第三課 - 選擇及使用結他Pick - Guitar Elements 結他元素

  2. Pingback: [單元一] 第六課 - 認識十個著名結他品牌 - Guitar Elements 結他元素

  3. Pingback: [單元一] 第七課 - 一文讀懂結他Chord圖 - Guitar Elements 結他元素

  4. Pingback: [單元一] 第八課 - 十個常見結他用品 - Guitar Elements 結他元素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